浮针医学官网
浮针公告
浮针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
守正创新 | 气血新论,浮针医学发展又一里程碑
发布日期:2020-07-18 17:23:37 点击次数:2507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韩琳

 

       浮针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浮针医学理论也逐渐从借鉴《黄帝内经》的直针刺、腕踝针,到MTrP(肌筋膜触发点或),进而提出的“患肌理论”,所以浮针医学源于中医针灸,但与针灸临床不同的是它并不着眼于一个点或者经络,而是一个面,一个区域、一块肌肉或者肌肉的一部分,而浮针的疗效不仅体现在各种疼痛的治疗方面,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解决了患肌以后,许多内脏的疾病也被治愈,如何来解释这种现象,为浮针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

 

       2020年5月符仲华教授在《现代中医临床》杂志发表了“气血新论”,该理论基于长期浮针临床经验,从中医学气血理论出发,融合现代基础医学观念,对气血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把气血关系视作“肌肉-血液(血循环)”的关系,而其功能绝大部分可以通过肌肉和血液(血循环)的功能来实现的学术新观点[1]。现从工作在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中医人角度谈谈个人对气血新论的理解及认识。

 

       气血理论源于《内经》,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汉代张仲景将《内经》的气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六经为框架,认识到脏腑经络病变之间相互影响也是气血相通的结果。隋、唐及宋代医家将气血辨证和治疗进行了单独分类,使调和气血成为具体化的治则。金元医家阐发了脏腑生克关系在于气血的升降出入运动,进一步充实了气血理论。明代医家提出了审证求因、立方用药当气血合参,不可偏执。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的《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把气血理论分阶段、分层次,指导临床。此时期的王清任亦主张“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唐容川著《血证论》标志着血证治则的成熟,为现代发展气血学说和进行活血化瘀、微循环研究奠定了基础。

 

       气血理论经过传承及发展逐渐完善,但是有关气的名称及种类颇多,就气的划分来说就非常复杂:把气总体上分为阳气、阴气;功能上分为荣气、卫气、元气、真气;从分布上又分为宗气、胃气、元气、真气;而从脏腑经络又划分为五脏之气和经气,每个脏器又有其本气,各经络也有不同的经气。而且不同名称的气之间,在功能、分布上不仅存在差异,还存在一定的重叠关系。这些种类繁多、概念不很明确的“气”容易引起思路混乱,不利于中医发展及科研。要想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气血理论,必须首先厘清气的本质问题。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皆由一气所化,遵循共同的生化规律和运动法则,所以无论“气”表现为什么功能,命名是什么,均可归纳为四个基本特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运动不息和无形有征”。《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也”,其中的“器”是指有形之质,无论哪个有形之质中都必须有气。正是气的不断运动变化,才产生了生长壮老已及脏腑的各种生理活动,即中医所说的藏象,但是《内经》所说的藏象是四时五脏阴阳系统,简化说就是五脏的功能活动,它是系统问题,不是具体在哪一脏的问题。

 

      “气血新论”将“气”和“肌肉功能”联通起来,与《内经》的“阴阳应象”契合,“阴阳”是气,“象”是万物之象,“象”是“气”的显现,但古人理解的“象”并不是固定不变,更重要的是功能之“象”,所以通过“象”可以把外形不同,但功能相同或相通的各个脏腑联系成相互关联的动态平衡系统。符老师认为只有肌肉组织具有气的共性,它广泛的分布于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器官,具有主动运动功能,身体各部不同肌肉产生不能功能,各司其职,各展其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因此推测,古代先贤用不同的“气”来描述这各个不同的肌肉功能。

 

       气血新论是对传统气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黄龙祥教授在《从两次理论行走悟中医针灸之道》[2]中从中外的“干针之争”谈到真正让中国针灸人痛楚的并不是干针技术而是干针背后的理论。针灸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不是工具、材料、技术,而是它们所归属的理论,没有完整的理论覆盖,就不能拥有完整的专属权;没有有效的理论支撑,技术也走不远。目前中医界对理论创新的呼唤越来越迫切,而理论创新的完整过程分为“两条道路”:第一条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第二条道路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即从抽象规定到思维具体,理论体系的创新必须通过第二条路才能最终完成。当代中医人应以更踏实、更接地气的方式迈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论构建步伐,才能使针灸从危机中走出。

 

      “气血新论”通过对传统气血理论的回顾研究和对现代医学肌肉病变的探索,将“肌肉”这一人体复杂调节系统的控制开关与中医气血理论结合,不仅发掘完善了气血理论,丰富了科学内涵,同时通过中医气血阴阳理论有助于揭示“肌肉”这一开关的性质及控制规律,拓宽现代医学对于肌肉病变的认识,使得现代医学更能够理解中医的整体观,用传统中医的智慧启迪现代医学的发展,从而使诊治变得有针对性,更具可检验性、可操作性。为浮针医学科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靶点,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浮针起效的分子机制及作用途径,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所以“气血新论”的建立不仅是浮针医学发展新的里程碑,也是针灸理论的创新,为中医学找到了成为西医学镜子的自信和正确路径。

 

       参考文献:

       [1]符仲华,甘秀伦,吴凤芝等.《气血新论》[J].现代中医临床2020:27(5):68-70.

       [2]黄龙祥.《从两次理论行走悟中医针灸之道》.

 

heartheartheartheartheartheartheartheart

作者:韩琳 

       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北京宫廷医学研究会郭志强医学研究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世中联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委员。

       先后师从肾脏病专家赵玉庸教授、首都国医名师妇科学专家郭志强教授及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学习中医及浮针。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20余年,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论文4篇。

       擅长:针药并用治疗男女性不育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以及高血压肾病,膜性肾病,IgA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系疾病。

 

 

【发布人:管理员 来自:浮针医学】

 

 

 

浮针医学官网